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林清玄简介及个人简历 > 第27部分(第5页)

第27部分(第5页)

两人——一僧一道——夹住宝玉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

而去。贾政不顾地滑,疾忙来赶,见那三人在前,哪里赶得上,只听得他们三人口中不

知是哪个作歌曰:

“我所居兮,青梗之峰;我所游兮,鸿濛太空,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

兮,归彼大荒!”

读到这一段,给我的感觉不是伤感,而是美,那种感觉就像是读《史记》读到荆柯

着白衣度易水去刺秦王一样,充满了色彩。试想,一个富贵人家的公子看破了世情,光

头赤足着红斗篷站在雪地上拜别父亲,是何等的美!因此我常觉得《红楼梦》的续作者

高鹗,文采虽不及曹雪芹,但写到林黛玉的死和贾宝玉的逃亡,文章之美,实不下于雪

芹。

贾宝玉原是女蜗炼石补天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的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的顽石之

一,没想到女蜗只用三万六千五百块补天,余下的一块就丢在青梗峰下,后来降世为人,

就是贾宝玉。他在荣国府大观园中看遍了现实世界的种种栓桔,最后丢下一切世俗生活,

飘然而去。宝玉的出家是他走出八股科考会场的第二大,用考中的举人做为还报父母恩

情的礼物,还留下一个腹中的孩子,走向了自我解脱之胳。

我每读到宝玉出家这一段,就忍不住掩卷叹息,这段故事也使我想起中国神话里有

名的顽童哪咤,他割肉还母,剖骨还父,然后化成一道精灵,身穿红肚兜,脚踏风火轮,

一程一程的向远处飘去,那样的画面不仅是美,可以说是至庄至严了。《金刚经》里最

精彩的一段文字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觉得这

“色”乃是人的一副皮囊,这“音声”则是日日的求告,都是有生灭的,是尘世里的外

观,讲到“见如来”,则非飘然而去了断一切尘缘不能至。

何以故?《金刚经》自己给了注解:“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如来者,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我常想,来固非来,去也非去,是一种多么高远的

境界呢?我也常想,贾宝玉光头赤足披红斗篷时,脱下他的斗篷,里面一定是裸着身的,

这块充满大气的灵石,用红斗篷把曾经陷溺的贪嗔痴爱隔在雪地之外,而跳出了污泥一

般的尘网。

贾宝王的出家如果比较释迦牟尼的出家,其中是有一些相同的。释迦原是中印度迦

毗罗国的王子,生长在皇室里歌舞管弦之中,享受着人间普认的快乐,但是他在生了一

子以后,选个夜深人静的时候,私自出宫,乘马车走向了从未去过的荒野,那年他只有

十九岁(与贾宝玉的年纪相仿)。

想到释迎着锦衣走向荒野,和贾宝玉立在雪地中的情景,套用《红楼梦》的一句用

语:“人在灯下不禁痴了。”

历来谈到宝玉出家的人,都论作他对现世的全归幻灭,精神在人间崩解;而历来论

释迦求道的人,都说是他看透了人间的生老病死,要求无上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