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 第423章 她过得好就行了万更第四天求月票(第3页)

第423章 她过得好就行了万更第四天求月票(第3页)

“宏城师范学院?”

宏城相比于同等级的地级市,在教育资源上是有绝对优势的,主要还是得益于宏大的存在,带动了宏城教育体系的发展。

这也是宏大案市里会如此关注的原因。

宏城一共有三所本科院校,及三所高等专科院校。

除了宏大外,还有丁春梅就读的宏城广播学院,以及一所师范学院。

当然后面两位,都是普通二本,但在八九十年代,含金量依然是极高。

也就是说,尽管董露可能生活很艰苦,但只要熬到大学毕业,前途会是一片光明。

八十年代末本科师范毕业,毕业后就能教高中,已经可以打败这座城市百分之九十的人了。

说一句苦尽甘来也不为过。

老院长确认了学校,陈严立刻去一旁给向杰打电话,告诉他不要再盯着宏大的资料查了,可以去宏城师范学院。

陈严打完电话回来,老院长在周奕的询问下已经开始讲述关于董露的事情了。

她说董露从小就特别懂事,不仅学习好,还特别的乐观开朗,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忙带孩子,给弟弟妹妹们换洗尿布,教他们自己吃饭穿衣服,俨然就是个小家长的样子。

老太太说的时候,嘴角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欣慰的笑容。

“小露这孩子,就是太懂事儿了。小的时候明明有机会被收养的,因为她长得好看,像瓷娃娃一样。可每次有收养的好心人夫妇来福利院,她就开始故意捣乱、不听话,所以每次被看中被收养的,都是别人。”

“我那时候还以为她是人来疯,有一次事后还责骂过她,结果她哭着说‘如果我被选上了,别的小孩就没机会有新爸爸新妈妈’了。”老太太摘下眼镜,用粗糙的手背抹着眼泪一声长叹道,“这孩子啊,就是太懂事了,处处替别人着想。”

这话听得周奕和陈严心里不是滋味。

“后来她就长大了,开始上学了。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再被领养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所以她就一直留在了福利院里,直到考大学。”

“临近高考了要填志愿,她就跑来问我她念哪个学校,什么专业好。”老太太重新戴上眼镜说,“其实小露的成绩是真的很好,完全能上宏大的那种。但从实际情况来讲,她负担不起宏大的学费和生活费,院里也没办法在这方面帮她,毕竟院里资金就紧张,花的都是老百姓的钱,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

周奕和陈严连连点头,表示理解。

市场经济起来后,一小撮人经商先富了起来,才开始有人做慈善,有民间捐助这种事。

在此之前,那就是上面批经费来维持这种社会福利单位的运作成本,确实是像老院长说的那样,捉襟见肘。

“所以我就跟她说,她可以试试报师范,毕竟师范类的专业是免学费的。”

这话不假,董露是八四年高考的,那个时候师范类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基地,学费通常由政府补贴,学生基本不用交学费。甚至大部分院校还会发放生活费补贴,比如伙食补助和助学金等等。

这么做,是国家在政策方面的高瞻远瞩,通过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为国家培养大量基础教育的师资。

因为只有教育才能强国,才能为国家的未来做规划。

这是国之根本!

所以老院长的建议非常好,对董露这种情况而言,确实是最好的出路。

“我还跟她说,念师范还有个好处就是将来毕业了,工作是分配的,踏实,安稳。”

其实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大学基本上都是毕业包分配工作的,毕竟大学生在那时候就是精英人才的代名词,多少企事业单位都抢着要。

老师更是如此,毕竟人口日益增长,学科内容的丰富多样需要更多新的师资。

当然要是分配的工作不喜欢,自己辞职再换工作也是可以的。只是这种情况在师范类专业出现的概率远低于其他,很多大学生师范毕业后,就一直在教育园丁的岗位干到退休。

包分配工作这种情况差不多到九零年代开始,才逐渐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被自主择业所取代。

像陆小霜是九六届的,毕业的时候刚好是千禧年,那时候除了特殊专业外,基本都是自主择业了。

不过即便是自主择业,千禧年前后大学生也是完全不愁找工作的,何况还是宏大这种重点大学。

不像二十几年后,学历贬值,成批成批的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

“其实……我能看得出来,她有些失落,因为毕竟她成绩那么好。但人生就是这样,哪儿有事事如意的时候啊。她后面就听了我的,报了本地的师范学校,并且顺利地考上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