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蓝白社漫画全集免费 > 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 上古帝王的套路(第4页)

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 上古帝王的套路(第4页)

我原本也是这么以为的,直到我仔细查史料,突然灵光一闪。

又萌生了一个主流基本没人意识到的一种可能性。

先,燕王哙其实本没有禅让的意图,大家可以看出来,这个人拥有极高的道德感。

事实上,道德也是一种欲·望,他就是那种想要被人认可,被人崇拜,让人对他的崇高德行高山仰止的,那种名誉追求者。

说白了,作秀狂!

燕王亲自去种地?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啥意思,但不得不说,极有创意,后来历朝历代,很多君王都学他种地……以表明爱明如子,重视农耕。

不过虽然是个作秀狂,但是他不是傻子。禅让?逗呢?

所以他到底为什么禅让了呢?

我查到是因为,当时有个叫鹿毛寿的人,给他出主意:“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

意思就是:你把国家让给丞相吧,人人都说帝尧很贤的原因,是帝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要,于是帝尧有了禅让天下的美名,而却实际上,并没有失去天下。现在燕王您把国家让给丞相,丞相必然不敢接受!这样一来,燕王您不就与帝尧一样,都是德行至高之辈了吗?

天秀!

说白了,嘴上说禅让,其实就是等别人拒绝,刷声望。

燕王哙觉得值得一做,当然,他也不是傻子,光别人一句话就禅让,肯定不行。万一人家接受了呢?

于是又有一个人跟他说:“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

这段比较复杂,其实意思很简单:大禹推荐伯益继位,却都任命自己儿子夏启的人为官吏。到了快死时,禹说夏启不足以担当天下,于是传位给了伯益。结果满朝文武都是夏启的人,夏启直接带着党羽攻杀伯益,夺取了天下。于是天下都流传大禹的大德行,说他传位给伯益。之所以最后夏启继位,是因为夏启自己去夺来的天下,违背了禹的意思,不是大禹的过错。

现在燕王您把国家禅让给丞相,但满朝文武都是太子的人,就是表面传位给丞相,实际上还是太子的。

燕王哙一听,完美!

于是照做了,到了老的时候,以年迈让位给了丞相,然后结果我也说了。

丞相子之,坦然受之!继承大统!

燕王哙人傻了……

不过没关系!还有双保险!太子上!

太子造反,兵败……

燕王哙彻底懵了。

至此玩脱了,最后是齐国趁势而入,几乎灭了燕国,虽然扶植了燕王哙的小儿子继位,但燕国之后根本在齐国面前抬不起头来,沦为附庸,毫无自主权,名存实亡,直到苏秦……扯远了。

总之燕王哙之所以会失败,其实是丞相子之的算计。

丞相非常了解燕王哙,投其所好,本就已经权倾朝野。他能坐上丞相之位,就是燕王哙觉得他也是有大德行的人物,丞相这个人也很会作秀。

燕国很多看似是太子的人,其实暗中都是丞相的人。

那两个出主意的,也都是丞相的人,结果显而易见,燕王是被玩死了。

丞相什么都拥有了,其实只差一个名分,可惜,在那个时代,这个名分就是鸿沟般的差距!

他终究不是王族!

子之这个人,虽然成功了,却架不住国外势力的干涉,齐国举兵讨伐,维护公族正统秩序,维护阶级利益,让他所有的算计,都是个笑话。

回归尧舜,燕王哙被坑,关键在于有先例,帝尧让过天下,禹也让过天下。

也就是说,真有这么回事,不只是儒家这么说。

帝尧让天下,对方没接受,但是帝尧的美德传开了。

帝禹让天下,真让了!但是帝禹何等人物?我给你天下,你也坐不住!

综上,哪怕到了战国燕王哙的时期,世人也没认为,尧舜是后来儒家说的那种禅让。

儒家说的礼让天下,是当时非常小众的认知。

如此一来,回过头再看《墨子》,现它其实也没有明确说禅让了。

《墨子·尚贤》:“古者舜耕于厉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说的是帝尧举荐帝舜为天子,想要把天下的政务交给他,让他治理天下万民。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