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昀:“……”
捏了捏眉心,“回去该监督他们练字了。”
姜宁忍不住弯了唇角,“是不是觉得我这个学生好教多了。”
“小先生?”
卫长昀心念一动,不由按住姜宁的手,“不要胡闹。”
姜宁撇嘴,“才没胡闹,看信吧。”
“二哥,宁哥哥,你们好吗?我们很好,婶婶好,周庚哥哥好,我们也好。对了,食肆生意很好……”
通篇看完,好字倒写得不错。
不过撇开这小学生日记一样的内容,家里能有一封信来,已是难得,至少知道家里一切都好。
“这里还有一封。”卫长昀从信封里拿出另一张,“字迹看,是子书代笔。”
姜宁听了,不觉得奇怪。
他们关系那么好,王子书和赵秋肯定会去食肆、家里照看。
偶尔帮着看一眼,就顺手的事。
这一封信便正常许多,先说了家中一切都好,又聊了一些近日镇上发生的事,最后再问他们如何。
卫长昀看着信,皱起了眉,“州府的几家粮行都供应不过来了,竟然要在镇上收粮。”
不只是稻米,还有麦子、玉米。
“蝗灾这么严重啊。”姜宁惊讶道:“是不是还有前年水患的原因?”
那年水患正好在稻子要成熟的时候,村里的情况已是严重,但别的地方还有淹了房子、冲走人的。
好在他们去年没碰到蝗灾,加上河水漫灌田地却没淹过房屋,所以缓了一年也能自给自足。
可是……
连着两年受灾,对寻常百姓来说,就是要了命。
“既是到镇上收粮,还未向朝廷求助,应当还能控制。”卫长昀合上信,放回信封里。
姜宁点点头,“那倒是,不过要是真到了惊动朝廷的地步,那恐怕就是路可见饿殍了。”
姜宁生在和平年代,从未饿过肚子。
别说饿肚子,连吃穿都没发愁过。家里条件一开始的确算不上好,但开销也少,节省下来的,不至于顿顿有荤有素,可一周七天大半是能吃上肉的。
“到了那般地步,天下便要不安生了。”卫长昀想起在驿站的事,神色稍敛。
那人不过是其中一个,身后不知还有多少受灾百姓。
卫长昀边想边把书信收到柜子里,抬眼再看向姜宁时,见姜宁皱着眉,心下怔然。
他们远在京城,又无一官半职,讨论再多也是无用。
若在镇上,或许还能帮上一二。
“时辰不早,有什么想吃的?”卫长昀问了一句,“不是说发现了几家好吃的店,要不要这会儿去?”
姜宁啊了一声,抬眼望着他,“你——”
卫长昀回到床边,在他面前蹲下,仰着头,“此事虽难,却也尚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