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习习穿堂而过,家里人各自寻了一方地盘坐着乘凉,嗑着瓜子、吃着枇杷,还有地里新摘的黄瓜,搭着一壶山茶,舒服自在,聊着这几天村里的见闻,又说起了岭南的风土人情。
朱红膝上放着小竹筐,拿着一件衣服缝补,春娘和她说着话,商量去了岭南,是不是该重新做点夏衣。
那地方热,往常的夏衣怕是不够穿。
还有家里有两个女孩,得多备些小衣换洗。
姜宁咬着西红柿过来,在旁边坐下,手肘搭着膝盖,微微弯腰,免得吃在衣服上。
“多大人了,你这还坐没坐样,跟小孩似的。”朱红看他一眼,笑道:“还好都是家里人。”
姜宁咽下嘴里的西红柿,舔了唇面,“就因为是家里人,所以我才这样。”
有外人在,肯定就是姜老板的形象。
谁还不要一点面子。
“是,你最有主意了。”
朱红笑着摇头,低头看了眼针线,换了个方向缝。
夏天的天气长,吃过晚饭后,太阳都还没下山。
赶上有太阳但不热的时辰,朱红便趁着这会儿把卫小小在外面挂坏的衣服给布好。
等会拿水洗一道,明天就能干。
朱红觑眼正蹲在院子树下,不知道刨什么的兄妹俩和小桃。
“小小这丫头越来越贪玩,比小宝还皮,天天不知道上哪儿玩去了,连衣服都能挂这么大到口子。”
姜宁哎了一声,忍不住笑,“贪玩是好事,总比每天闷在房间里好。”
反正他们也不要求卫小小往后成为大家闺秀,能平安长大就行。
再说,女生皮一些,还不容易吃亏受欺负,秉性不坏就好。
“那去了岭南,还能寻到男女能一块上的家塾吗?”朱红担心道:“金陵地方大,人的眼界高,加上家底子都好些,才有女子多能上家塾的事。”
“应该有的。”旁边春娘接过话,“我从前在别人家里做事,那户人家的主母亦是岭南来的,听闻过一些。”
她道:“她家乡就在海边,不过并非渔村,而是州府里的大户人家,那地方多有人经商,还与那些夷人做生意。”
夷人?
那不就是西洋人。
姜宁心道,燕朝的商贸往来比他想的要繁荣许多,这么一看,要是能有人促进交流,说不定火车、汽车还真能造出来。
“看来岭南那地做生意的人颇多,咱们还不一定能占得了好。”
姜宁努嘴,“还是琢磨下如何赚点家用。”
家底颇丰,那也经不住收支不平衡。
从前他妈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死水养活鱼,哪能养得活。
但眼下他要操心的,显然不是这么大的事,而是去了岭南,如何防蚊防虫以及防蟑螂。
明日得再去镇上绕一圈,一是采买东西,二是去看戚大叔在不在,讨点驱虫驱鼠,以及防疫病、中暑的方子。
另外,卫长昀要去私塾拜访先生,还有去趟严肆家。
“对了阿娘,这两日你在村里转悠时,叔叔婶婶们可跟你八卦了什么。”
姜宁手上黏糊,见卫长昀过来,捉弄地要往他衣服上擦,被躲开后瞪了过去。
朱红和春娘看他俩跟小孩似的闹,哑然失笑。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