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拜师后的规矩 > 第21章 腰带山(第1页)

第21章 腰带山(第1页)

秋日的午后,阳光带着一丝慵懒的暖意,洒在唐山市的街道上。顾倾城和陈晓阳并肩走着,再次来到了他们颇为心仪的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相较于第一次的初窥门径,这一次,他们的眼神里更多了几分熟稔与期待。

“记得上次来,还是初春呢,”顾倾城轻拂了一下被微风扬起的发丝,眼中带着笑意,“一转眼,叶子都快黄透了。”她身着一件米白色的风衣,更显得温婉知性。

陈晓阳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附和道:“是啊,这里的陈设似乎也有些微调,增添了不少新的展品。每次来,都有新的发现,这大概就是文化的魅力吧。”他今天穿着休闲的格子衬衫,显得文质彬彬。

两人缓步踏入博物馆的序厅,一股浓郁的、混合着老唐山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那是陈年的木头香、淡淡的食物香料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书卷气。巨大的浮雕墙上,生动地再现了唐山地区从古至今的饮食风貌:从新石器时代的陶罐炊煮,到明清时期的市井食肆,再到近现代的工业餐饮,每一个场景都栩栩如生,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与美食交织的漫长历史。

“你看这个,”陈晓阳指着展柜中一件古朴的陶鬲,“上次来的时候,我就对这个很感兴趣。古人用它煮粥做饭,真是充满了智慧。”

顾倾城凑近细看,陶鬲的纹路粗犷而富有力量感,她想象着千百年前,人们围坐在陶鬲旁,分享食物的温馨场景。“是啊,一件小小的炊具,承载的却是沉甸甸的生活印记。”

他们沿着蜿蜒的展廊继续前行,穿过“远古溯源”展区,便进入了“市井风情”部分。这里复原了老唐山的一些着名食街景象,青砖灰瓦,幌子高悬。“祥顺斋”、“九美斋”……一个个熟悉的老字号牌匾映入眼帘,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热闹的年代。

“上次我们在这里尝的棋子烧饼,味道还记忆犹新呢,”顾倾城笑着说,“外皮酥脆,内馅咸香,真是名不虚传。”

“可不是嘛,”陈晓阳也回味起来,“还有那个麻糖,入口即化,甜而不腻。不知道今天有没有现场制作的演示?”

果然,转过一个弯,一阵芝麻的焦香便扑鼻而来。只见一位老师傅正站在开放式的操作台前,娴熟地制作着唐山麻糖。他手持小锤,叮叮当当,将糖坯敲打延展,动作行云流水,引得不少游客驻足观看。顾倾城和陈晓阳也停下脚步,看得津津有味。

“这手艺,真是一绝啊,”陈晓阳由衷赞叹,“这不仅是在做食物,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

顾倾城点点头,目光被旁边展柜里一组精致的餐具吸引。那是一套民国时期的粉彩瓷餐具,碗碟上绘着花鸟图案,色彩淡雅,工艺精湛。“你看这套餐具,多漂亮。以前的人,对饮食的讲究,可不仅仅是味道,还有这份雅致的情趣。”

两人一边看,一边低声交流着各自的感受和发现。从传统的八大碗、四小碗,到节日特色的年糕、粽子,再到近代受西方影响出现的饮食新变化,每一个展区都像一幅生动的画卷,向他们展示着唐山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演变历程。

在“红色记忆”展区,他们看到了抗战时期军民共同饮食的场景复原,感受到了艰难岁月中食物所承载的坚韧与团结;在“现代创新”展区,他们则看到了唐山饮食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如何与现代烹饪理念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不知不觉,夕阳的余晖已经透过博物馆的玻璃窗,给展品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时间过得真快,感觉还没看够呢,”顾倾城略带不舍地说。

“是啊,”陈晓阳看着她,眼中带着满足,“但每一次来,都能对唐山的饮食文化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这不仅仅是吃,更是一种生活,一种历史,一种情怀。”

他们相视一笑,缓步向出口走去。手中,还提着刚刚购买的几样唐山特色小吃——棋子烧饼、花生酥糖,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味道。再次来到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他们不仅重温了旧识,更收获了新知,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也因这些舌尖上的传承与故事,变得更加深厚起来。

秋意渐浓,滦水汤汤,顾倾城与陈晓阳二人,时隔数载,竟又结伴踏上了唐山卧龙山的蜿蜒山路。

车窗外的景致从喧嚣的市井逐渐过渡到层峦叠嶂的乡野,空气中也多了几分草木的清新与湿润。当那熟悉的、如龙脊般起伏的山峦轮廓映入眼帘时,顾倾城不禁轻轻吁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怀念,有感慨,亦有几分物是人非的怅惘。身旁的陈晓阳则显得更为沉静,只是目光深邃地望着前方,仿佛在透过这山景,回溯那些共同走过的时光。

“记得上次来,还是为了采那味‘龙涎草’,你差点在山涧边滑倒。”陈晓阳率先打破了沉默,语气中带着几分笑意,试图驱散些许凝重。

顾倾城闻言,嘴角也微微上扬,嗔怪道:“还说呢,若不是你拉我一把,我恐怕就要成‘落汤鸡’了。那时候的卧龙山,似乎比现在更野趣一些。”

“是啊,”陈晓阳点点头,“这些年开发了,路好走多了,但也少了些当年的惊险。”

车子在山脚下的停车场停稳,二人拾级而上。山路两旁,松柏依旧苍翠,只是多了些人工修缮的痕迹,指示牌清晰明了,偶有三三两两的游客擦肩而过,谈笑风生。顾倾城深吸一口山间微凉的空气,夹杂着泥土与松针的气息,沁人心脾。她记得,当年他们是抄近路,披荆斩棘才勉强攀上来的。

“你看那边,”陈晓阳指着不远处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新庙宇,“以前是没有的,听说是近几年才复建的。”

顾倾城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红墙黄瓦,在秋日的阳光下格外醒目,晨钟暮鼓之声隐约可闻,为这座古老的山增添了几分香火气息。

他们沿着修葺一新的石板路缓缓前行,沿途的风景既有熟悉的印记,也有陌生的改变。当年他们歇脚的那块巨大的“望夫石”还在,只是石面上多了些游客的涂鸦,让顾倾城微微蹙了蹙眉。陈晓阳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低声道:“时代总是在变,山也亦然。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珍惜每一次的遇见。”

顾倾城默然。是啊,山在变,人也在变。当年的青涩少年少女,如今已各自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再次并肩登山,心境早已不同。

行至山腰一处开阔平台,二人驻足远眺。唐山城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滦河如一条玉带蜿蜒东去。秋风拂过,吹动了顾倾城额前的碎发,也吹散了些许心头的阴霾。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