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在京中接连数日忙乱,晚上忙得太晚,就宿在尚书省。
刘政会这日晚间来寻杜如晦,言说蒲州张刺史来京哀求,其称蒲州连年遭灾,没有积蓄,所以无法上缴今年租赋。
杜如晦问道:“刘公,你没有告诉他要以大局为重吗?”
“说了,但他还是哀求不止。”
杜如晦沉吟了一下,说道:“那好,你把他带来。”
刘政会看着杜如晦那憔悴的面孔,心疼地说道:“如晦,我的年龄比你大,然看你的颜色枯槁,神情疲惫,精神还不如我哩。
办事固然要尽心,也不能太拼命,你这样下去,那怎么得了。”
杜如晦无奈地摇摇头,感谢道:“谢谢刘公关心。
我遇事若不将之办妥当,就难以成眠。
唉,多年形成的毛病,一时也改不了,只好听其自然吧。”
刘政会也摇摇头,心想李世民到底用了什么法儿,让杜如晦、房玄龄等一班人如此卖力,竟然连自己的身体都可以不顾。
窗外夜色更浓,寒气渐渐透了进来,将砚上墨冻得凝固起来。
杜如晦唤来差役,令其用热水重新磨墨。
衙役端来热水,将之滴于砚中,一边磨墨一边问道:“杜大人晚上办事这么久,小人去笼些火来如何?”
杜如晦立在案前翻看今日的文书,感觉到越来越重的寒气,跺了几下脚,说道:“不用,我再待一会儿即回府,不用笼火。
现在刚刚入冬,若衙内现在就开始升火,那要多少薪炭才能过冬?”
“现在已经过了饭时,杜大人还饿着肚子,不如让小人先去寻来点热汤,一来可以取暖,二来可以垫垫饥。”
杜如晦摇手不许:“我马上就回,也不差这一时。”
说话间,刘政会带领张刺史走了进来。
那张刺史见了杜如晦躬身行礼道:“杜大人在上,下官特来拜见。”
杜如晦眼光看也不看他,依旧注视着案上的文卷,沉默了片刻方才问道:“张刺史,据我所知,蒲州今年的收成不错。
国家并未额外征收租赋,你为何拖欠至今呢?”
“禀杜大人,蒲州今年确实丰收,然以前欠账太多,实在无力上缴。
望杜大人为蒲州百姓着想,宽限些时日,来年再补上。”
“你急巴巴地从蒲州跑到京城,就是想来讨这句话吗?”
“下官不敢,只是想将实情报知。”
杜如晦抽出一卷文册,将之丢在张刺史的面前:“张刺史,这篇妙文你应该见过吧。
” 张刺史定睛一看,认得是本州的上表,急忙说道:“这是本州去年的上表。”
“嗯,看来你的记性不错。
表中说道,蒲州得邓州之助,开始恢复农事,已初见效果,来年若风调雨顺,定使百姓家中有盈粮。
今年秋收大熟,你那里应该不错。
报皇恩如晦劳心 出奇兵李靖发威(6)
是不是?”
“下官刚才说过,主要是以往欠账太多。”
“我年初时陪皇上出巡,夜访风陵渡时见到不少蒲州百姓,他们当时说了你许多好话,足证此表所言非虚。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