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杜如晦将不久于人世,又让他忆起以往的岁月。
每临大事乃至危急关头,是眼前的这二人与自己一起顺利排解。
杜如晦若撒手西归,无疑失去一臂,李世民心中实在无法接受。
他伸手去握杜如晦那双消瘦的手掌,触手处只觉其皮肤已失去弹性,骨节尽显,流泪道:“如晦怎能说这般话?眼下天下刚刚有一些起色,李靖又新将###厥灭掉,正是你和玄龄一起大展宏图的时候,你难道真想舍我而去吗?”
“陛下不用安慰,臣心明如镜,知道去日不远,这是没法子的事儿。
陛下手下能臣云集,就是离了如晦,也一样能取得天下大治。
臣今后在九泉之下,也日日盼望这个日子。”
李世民心头更悲,扭头唤道:“玄龄,你看如晦心硬如铁,真要舍我而去啊。”
房玄龄见李世民发乎真情,眼泪不绝地涌出,打湿了胸前衣襟,竟然有些神志不清,上前轻轻移开李世民之手,将他扶了起来,说道:“陛下,如晦现在休养要紧,我们似可离去了。
吉人自有天相,如晦也许静养数日,身子会慢慢好起来,亦未可知。
” 李世民最终在房玄龄的劝说之下返回宫中。
到了第二日午时,杜如晦油尽灯枯,阖目长逝。
噩耗传入宫中,李世民闻讯大哭,对房玄龄说道:“你与如晦随我多年,立下了多少功劳,然你们并不言功。
这几年,朝中的台阁规模,典章文物,皆是你们所定,可谓重权在握。
然你们能从善如流,不见权威痕迹。
魏征、王?善谏诤,而你们能让其贤,李靖、李世羙善将兵,你们能发挥其所长。
今如晦逝去,我失一臂矣。”
李世民因为杜如晦逝去,决定废朝五日。
赠杜如晦为开府仪同三司,加封为司空,谥曰成。
他又召虞世南前来,令其挥毫撰文,言君臣痛悼之意,然后刻成石碑立于杜如晦墓前。
杜如晦归葬之日,李世民率领百官前去送行。
起灵的时候,李世民忽然痛哭失声,司仪署一名主事匆匆走到李世民身侧,轻声谏道:“陛下,《阴阳书》中有规制,发殡之日不宜哭泣。”
李世民抬手抹了一把眼泪,大声说道:“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衷,安能因避忌而不哭泣?”
按当时的风俗,发殡之日若从人哭泣,则为不吉。
李世民此语一出,算是从此打破了此项陋规。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唐军挥戈定漠北 世民落泪悼如晦(11)
一时间,百官随李世民一起痛哭出声。
他们哀哀切切,将杜如晦灵柩送出城外。
是夜,李世民恍恍惚惚睡去。
就见杜如晦如往日面貌,身披素衣,飘飘而来。
他到了李世民十步开外的地方站定,然后敛衣下拜,说道:“陛下不可为臣太过悲痛,若陛下不能自已,臣去实在难以心安。”
李世民大喜,起身欲到杜如晦身边,说道:“如晦,我知道你不会舍我而去。”
杜如晦连连后退,躲闪道:“陛下身上阳气太重,臣为阴间之人不敢太近。
陛下,臣魂归地府,阎君说陛下思虑太重,怕因此伤神,特遣臣来与陛下再见一面。”
李世民停下脚步,将信将疑,问道:“如晦,你颜色如故,怎么成了阴间之人呢?如晦,你不可骗我。”
杜如晦又是躬身一拜,说道:“陛下,臣的确已为阴间之人,臣此次来是想告诉陛下,臣今生追随皇上,快乐之时为多,身病难治,陛下尽心尽力,又给予臣许多身后哀荣。
如晦如今再无任何遗憾,心中十分快乐,惟望陛下恢复平常心情。”
李世民此时隐隐约约觉得杜如晦果然逝去,就立在那里发呆。
杜如晦又说道:“臣有一事忘记奏明皇上,如今###厥已灭,其徒四窜,则颉利、突利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