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古代幸福生活 > 第473部分(第1页)

第473部分(第1页)

亏了这些人想得出来这个理由,要是表哥听到不知道是生气还是会觉得可笑。

朱宣正在外面无声地笑,妙姐儿日夜忧心,夜里在表哥怀里睡得呼呼的,表哥怎么就没有看到是日夜在忧心。

听到这里,朱宣决定往回转了,小丫头演得正高兴,不要进去搅了她的兴才是,让她一个人慢慢地在这里消遣吧。示意房外的人都不要说话,朱宣悄悄地带着跟的人又走回去。

刚才太夫人就让人来喊王爷过去说话,朱宣是关心妙姐儿才跟过来,这一会儿放心地去见太夫人去了。

太夫人和老侯爷坐在另外一间房里,看到儿子进来,打发走别人,也是在说这件事情,太夫人是含笑直言问出来:“怎么好生生的要让姨娘们嫁人,我知道你必不在乎这个虚面子,可是为了什么,总是有个原由儿吧?”

朱宣立即笑了一声,就想起来刚才妙姐儿同长辈们的对话,看着太夫人嗔怪自己:“好好的又笑什么?”然后自己不能不猜测一下:“难道是妙姐儿她。。。。。。”

“当然不是,”朱宣这才对母亲正色道:“儿子不说话,妙姐儿她能怎么样?”太夫人听完儿子这句话,不能不笑着道:“这倒也是,看来这原由儿在你这里,所以我只问你,问妙姐儿也是不知道。”

朱宣看着母亲,当然是不能说出来战场上夫妻面对险境,决定一起去赶奈何桥,这话说出来要让母亲担心,就是太夫人也不过是知道儿子大捷,战场上你围我,我围你,还不是长有的事情。

此时南平王也不能告诉母亲,自己心情的变化,一直就宠着妙姐儿,如果没有战场上的事情,一辈子也是宠着她,也有信心一辈子管着她,可是和现在决定一心一意是两回事情,决定一心一意只是表一表朱宣自己的爱意罢了。

一想起来妙姐儿哭泣泣:“奈何桥上有别人。”朱宣这才决定把属于我名下的姨娘们都打发走,要嫁人的就嫁吧,奈何桥上再也不会来找我了,找她自己丈夫才是。

至于石姨娘说守贞,朱宣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就象龚氏就是一个标准例子,一到热闹地方,就有人会来做媒求聘的。就象在现代社会里,单身还要时时闯过别人貌似好心的“安慰”才是。

石姨娘是能为自己守贞,可是那就是她自己的事情了,至少活着的时候,表哥该做的事情都做了。

太夫人看着儿子满面笑容的对着自己鬼扯:“当然是母亲这门亲事订得好,儿子和妙姐儿夫妻和睦,也是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不是。”听得老侯爷也是一声笑,儿子在胡说八道。

“啐,”太夫人往地下啐一口,指着朱宣骂道:“你别在这里和我装这些相生儿,一听就是假的,是什么原由儿你不说,我也不来赶着你问,你说亲事订得好,你以前可不是这么想,现在你再来说,我也不会忘了你以前多少让人生气的事儿。”

朱宣站起身来给太夫人换了热茶,这才对着母亲继续笑容满面:“母亲记着那些做什么,就是要记着,母亲自己记着罢了,不要对妙姐儿说才是。”

太夫人故作惊奇地道:“你这话说得我听着都奇怪,在你眼里不过是个小毛丫头,你还能怕她?”小毛丫头这句话是妙姐儿小的时候朱宣回太夫人的:“一个小毛丫头,我年年要去看,真是累。”

朱宣此时想想妙姐儿事后撒娇:“表哥年年说看的,那个不是我。”不由得微微一笑,何必介意,表哥以前也没有喜欢过。不是接了你来,才喜欢的。

此时对着太夫人,朱宣当然是嘴硬的:“怕是不怕她,不过以前的事情何必再说。”太夫人总算是掌不住了,对老侯爷笑着:“今年回来,我是看不懂,这倒底是怎么一回事,老侯爷有没有看明白?”

要是说妙姐儿能把朱宣拿下来,太夫人是肯定不会相信的。老侯爷到底是个男人,对太夫人道:“看不明白何必再管,儿女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吧。”只要好不就行。

朱宣对着父母亲又说了一句:“母亲到是要多疼着妙姐儿一些才是。”这个可怜的孩子,朱宣在和妙姐儿上京的路上,不止一次又问过妙姐儿,南平王在心里不得不判定,妙姐儿说的是实话,这孩子虽然是没有证据,可是应该说的不假。

太夫人今天又惊奇第二次,满面含笑:“我几时不疼她,你倒说说看。”三个媳妇里最疼的就是妙姐儿,总是担心儿子不疼她,现在倒过来,儿子倒同自己这婆婆来说,要多疼着妙姐儿。

这话的原由朱宣当然是更不能对母亲说,估计说了也没有人信,反而不好。朱宣只是微微有怜惜的神色对母亲又说一次:“要偏疼她才是。”可怜一个人在这里。朱宣想想真是心疼。

心疼归心疼,刚才听到的让人喷饭的话,朱宣还是要放在心里,表哥狠心,把一个不贤德的名声让人来猜疑你,这个小丫头,晚上回去同你好好算算帐去。

不一会儿,妙姐儿和长辈们把话说完,一起过来了,太夫人看着几位长辈也当然明白他们见王妃是说什么,看一看大家脸上都没有什么,朱宣是心知肚明,小丫头把几位长辈一定是耍得不轻。

妙姐儿入戏太深,给自己创造一个“贤淑无比”的形象,这一会儿还没有出戏。给老侯爷太夫人行过礼,这才又柔顺无比地给朱宣行过礼,一脸的关切:“我这一会儿不在,想着表哥倒是休息一会儿才好,战场上劳累,回到家里还是要多休息才是。”

不要说长辈们都在点头,王妃一看到王爷就是这样的关心。太夫人和老侯爷两个人只是笑着,夫妻和美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只有对妙姐儿算是比较了解的朱宣自己心里明白,这丫头演到这儿来了。做丈夫的理当配合,朱宣也是含笑:“妙姐儿说的是,难为妙姐儿时时想着。”

过了一会儿,沈玉妙又开始了,是坐在朱宣身旁对着朱宣在说话:“早上看到有新鲜菜,一会儿要是回去的早,表哥说最喜欢的汤,还是我做了来。只要表哥吃得高兴,我就高兴了。”

朱宣笑容满面对妙姐儿道:“有劳妙姐儿。”心里乐翻了天,继续说,多说几句看你这丫头演砸了,表哥正好乐一乐。一心里就等着妙姐儿继续演,演砸了朱宣等着来补漏,好在妙姐儿及时收篷,没有再往下说下去。

站起来出门坐车回去的时候,朱宣和妙姐儿留在最后面,朱宣用手指支起妙姐儿的下巴,对着小脸儿只是看几眼,看得妙姐儿不解地问道:“表哥,怎么了?”难道我脸上染了土灰不成?

朱宣这才放下手指,对妙姐儿一本正经地道:“不过是看一看,你昨天见到孩子们哭了一场,今天看起来倒好了,不然的话让人看到了,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忧愁了。”这样调侃过,才携着并没有听明白的妙姐儿走出去。

太夫人已经上了马车,孩子们正在等着母亲过来,看到父母亲不紧不慢地过来,都露出笑容来。

来家庙里,当然是方氏、申氏和朱学都来了,朱学去年生,还不到一岁,可是申氏也抱着来了,不然的话看着大嫂的几个孩子拜祭祖先,是让人会想一下,现在我们房里也有长子了不是吗?

方氏上午那一眼让申氏很是不舒服,坐在马车里哄着朱学睡觉的申氏这一会儿就不怎么看方氏,免得再让自己不舒服。

从家庙里一直坐到城门口,方氏都没有说话,要是平时方氏怎么也要说几句才是。倒弄得申氏频频看了方氏几眼,也看得出来方氏又有了心事。

“二嫂,”申氏一连喊了方氏几声,方氏才听到转过头来,申氏倒想笑了道:“二嫂,你在想什么,想得这样入神。”

方氏这才重新勉强有个笑容,对申氏先是道:“没在想什么。”还是一脸有心事的样子,申氏也不去管她,各人房里有各人房里的事情,拍着睡着的朱学有一会儿,才听到方氏问一句:“三弟妹,你刚才有没有看到王爷的姨娘出来行礼?”

两个人都嫁过来几年,这件事情也早就知道了,平时背后里讨论起来,还是各自有羡慕之心:“房里没有姨娘。”又都去过封地上:“封地上石氏和易氏也都有礼,不敢逾越。”

自己房里的再不逾越,看着也是大嫂房里的好,别人房里的必竟是不关自己的事情。申氏想一想刚才,也道:“可不是,没有出来行礼。”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以前不是要出来行礼。

方氏面色苍白,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有心事,看着马车外是京里街道上热闹的街道,外面人流不息,喧闹声也多了,申氏把朱学抱在怀里,怕声音惊醒了他。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