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菊如同往日一般来到纺织厂,换好工装,等待上班。
平日里,这时她会找上三两个有知青经历的工友,一起抱怨往日的不公,以及那段艰难岁月对自己的伤害。
最后,可能免不了对未来感到彷徨。
然而今天,她暂时没有那个心思。
她找张木椅子坐下,摊开报纸看了起来。
【凌晨的光就在前方
——致所有在暗夜中跋涉的追光者】
“深夜的浓墨总会让人错觉黑暗永无止境,正如《苦恋》中写的那般:画家凌晨光一生爱国,可迎接他的总是难以躲避的灾难,他叫晨光,却看不见光。
似乎,黑暗一直笼罩着他,笼罩着那个时代的人们。
然而,若我们只将目光锁在脚下泥泞的阴影里,便永远看不见——凌晨的光,永远在下一个转角处等待。”
潘小菊读到这里已经明白,这是一篇批驳《苦恋》的评论文章。
按照道理来说,她应该极为抗拒报纸上这种对《苦恋》的批评文章。
但不知道为何,这篇文章让她觉得不同,有一种心灵的共鸣感。
她顾不得思考,也顾不得好姐妹在一旁的诧异,而是继续读下去。
“《苦恋》将爱国刻画成一场悲壮且无畏的牺牲,仿佛唯有躲避,唯有视若无睹才是对的。
但真正的爱国,从来不是强调个人的得失。
《苦恋》的叙事里充斥着“对爱国”
的悔意,消极的情绪与人民当家做主的现实格格不入。
当代华夏青年在这个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理当松开攥紧往事的手,去拥抱前方更辽阔的天地。
那些曾在深渊中依然仰望星空的人,终会明白:所谓“光在前方”
,不是虚幻的安慰,而是步履不停者的特权。”
“黎明前的时刻最是寒冷,但请记住:太阳从未失约。
与其在《苦恋》的剧本里重复枯萎,不如将自己活成一座灯塔——你照亮自己的瞬间,便已为这世界添了一抹不可替代的晨光。”
“吧嗒吧嗒。”
突然之间,潘小菊泪如雨下,一滴滴泪珠,如同豆子一般,将手中的报纸打湿。
如果是后世上网冲浪的网民,肯定会觉得这不就是一篇鸡汤文嘛,味太冲啦,看过后大概率是不为所动。
但在这个时代是不同的,人民非常朴实,没有经过鸡汤文洗礼的人,看过后肯定会大手触动。
就比如潘小菊。
她只觉得文章作者太懂他们这些知青,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他们是相信太阳的,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响应号召,在最好的年纪上山下乡。
只是后来,生活给了他们当头棒喝,让他们眼中信仰的火焰慢慢熄灭。
哪怕回来后,错过了最好的上学年纪,只能进厂打工的他们,对未来失去了目标,看不到希望。
但这篇文章如同一剂大补药,让她重新对外来抱有期望。
“将自己活成一座灯塔——你照亮自己的瞬间,便已为这世界添了一抹不可替代的晨光。”
这一刻,她再也没有迷茫,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此时回想起自己从知青点回来后的这段时间,浑浑噩噩,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苦恋》的剧本……”
潘小菊又想到自己看过的手抄本,觉得问题真的很大。
明明国家在进步,在为冤屈者平反,可是剧本里却完全没有展现,就仿佛,黑暗会一直笼罩在人民头上,看不到希望一样。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