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文艺》创刊于1950年9月10日,是由燕京市文联主办的、新中國成立后创刊较早的一份文艺月刊。
其第一任主编为老舍,汪曾棋是那时的编辑部主任,又称编辑部总集稿人。
作为燕京最根正苗红的本地杂志,自创刊后,先后有著名作家杨末、王檬、林今澜、李坨、郝然、赵斤九等人担任刊物的正、副主编。
1966年杂志一度停刊,直到1971年。
《燕京文艺》复刊后一直到1981年的十年间,未任命过主编,而称“主要负责人”
,著名作家张志明和职业编辑谭宜、李青泉、苏新群都当过《燕京文艺》的“主要负责人”
。
可以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创办大型文学刊物《当代》杂志之前,《燕京文艺》就是燕京作协的亲儿子。
这样一家杂志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也许比不上《收获》《十月》等一线杂志,却不遑多让。
经过马老师的介绍后,胡为民明显动心了。
虽然他对《孩子王》很有信心,但他这篇不怎么符合潮流的小说,能不能被一线杂志看中,还是要打个问号的。
现在听马老师的意思,他或者学校和《燕京文艺》有些关系,那就好办了。
他也不是要走后门,而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公正对待。
于是,胡为民将桌子上放着的手稿拿起,递给马老师,“这是我正在创作的小说《孩子王》,请马老师帮忙斧正一番,看看有没有在《燕京文艺》发表的潜力。”
“好,我看看。”
马老师点点头。
胡为民出名是靠着一部《甜蜜蜜》,这篇小说他陆陆续续也看完了。
虽然类型比较新颖,文字优美,感情真挚,更饱含了对祖国的爱,但他年纪到底大了,对那些情情爱爱之类的东西并不感冒。
他也想看一看,如果换成严肃文学,胡为民会不会神奇不在。
由于连番事情耽搁,《孩子王》的写作进度并不快,目前也不过写了一万字左右,占总篇幅的五分之一左右。
马老师觉得胡为民第一次进军严肃文学领域,可能会不太习惯,文风会比较别扭。
可他看下来后,发现自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虽然胡为民这篇《孩子王》没有写完,只有短短万把字,但这篇小说和《甜蜜蜜》有极大的不同。
《孩子王》语言风格简朴、质朴,带有古典韵味,里面没有爱情,对景色的描写着墨不多,但小说中主角同样对祖国爱的深沉。
在胡为民的笔下,小说主角谢园是知青,更是主动提出到最艰苦的乡村插队。
在插队过程中,谢园不仅没有抱怨,反而工作积极性高涨,他为人热情,尊老爱幼,农活利索,深得村支书的喜爱。
当他渐渐熟悉插队生活时,村支书和他说了学校的事,他又扛起了这个重担,和村支书一起发动群众,要为村里的孩子们建一个学校。
目前为止,小说写到主角谢园和村支书一起发动群众,在农闲之时建校舍的剧情点。
谢园在做村民工作的过程中,自然遇到了困难。
主要是不理解,许多村民不理解孩子们为什么要上学。
是啊,城里的许多学校都停课了,上学又有什么用能呢?
谢园没有说什么高大尚的话,相反,他说的很朴实,“孩子们都到了上学的时候,没有学校,没有老师,孩子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好吗?
等以后,他们长大了,需要学习政策,结果他们读不懂,也理解不了,到时候被人骗了怎么办?”
“我们做父母的也不识字,也读不懂政策,不照样生活?”
“未来城里的学校开课,你们就不想自己的孩子念个大学?”
“大学……光宗耀祖嘞!”
“是啊,肯定能光宗耀祖嘞!”
就目前为止,谢园的形象已经立起来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