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激动地把报纸展示给他看,“姚老师,你看,这是我写的文章!”
“真的吗?”
姚老师一把抢过报纸,嘴里还在问着,“哪里?哪里?”
当他在周林的示意下,看到“撰稿人永红公社周林”的字样时,也跟着开心起来。
“你小子,真有你的!”
然后,一巴掌差点把周林给呼地上去,“你成作家了?”
“怎么可能呢!小小的一个撰稿人罢了。”
周林嘴里谦虚着,不过内心却不平静,也许,自己可以试着多写写?
不指望成为作家,但他可以成为一个写手,在业余时间投投稿,挣点稿费还是不错的。
在这期间,刘元志在公社的汇报演讲也结束了。
听说,演讲会办得很成功。
还听说,好像别的公社也有意请刘元志去演讲呢。
听说,可能还会有劳务费,不过暂时还没有成行,所以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
过了几天,他收到了两辈子的第一份稿费,三块钱,也就月补贴的三分之一,已经相当不错了。
他花了五毛钱买了一包水果糖,这是分发给大家伙儿的。
另外又花了一块钱买了一斤多猪肉,还去河里钓了两条鱼,请刘家人吃了一顿饭。
没办法,给钱,人家刘元志不肯收,他就只能请客了。
剩下的一块五毛钱,他郑重地存了在一只小罐罐里,他希望,很快有一天,他的稿费能将这只小罐罐给填满。
接下来的日子,他就特别想再搜集到可以写的话题。
只是,生活极为平淡,乡村里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压根就没有什么值得写的。
他火热的心又渐渐冷却下来。
很快,秋收的季节到了,学校又放忙假了。
秋季的天空是瓦蓝瓦蓝的,稻田里已经变得一片金黄,棉花地里的棉花苞白得就像天上的云朵一般。
几相辉映下,那美景可真的是如画。
顿时,周林来了灵感了。
当晚,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挑灯夜战,写出了一篇名为秋获的文章。
第二天找了个空儿送到学校的老钱头手里,让他转交给邮递员后,又回到队里拼命干活儿。
这回不能偷懒了,因为水稻收获跟棉花是一起进行的。
当然,他被一众女人一起,分配到了采棉花的小组。
这个活儿虽然比割稻子运稻子轻松点,但也挺熬人的。
好在他手指还算灵活,在进度上没有落下太多,要不然就真会丢人了。
秋收,很快就过去了。
接下来,就是种冬小麦跟移栽油菜了。
但学校已经开课,他也只有下班后才能去帮一会儿忙。
就在油菜快要栽种结束的时候,他的第二笔稿费也来了,同样也是3元钱。
这下,他的劲头又起来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