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的时候,马钰说的还很磕巴。
毕竟只是临时思考,临时组织语言,很多地方说的不到位是很正常的。
但他越讲越兴奋,灵感不断爆发。
很多之前没有想到的知识点,就这么顺其自然的冒了出来,他讲的也越来越顺畅。
“治理天下需要一整套的制度体系,就比如秦以后推行的郡县制。”
“在先秦时期,因为生产力太落后,是没有施行郡县制的条件的。”
“当时的人们,根据实际情况,以血缘为纽带建立了宗法制度。”
“在当时,宗法制度不只是用来确定人与人关系的,还是治理国家的制度。”
“周王室得了天下,就把宗亲和军功勋贵分封在各地,帮助周天子治理地方。”
“这也就是史书上说的封邦建国,又叫分封制。”
“这就是一次封建。”
“等这些诸侯国建立,诸侯王们要如何来管理自己的封国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模仿宗主国周王室。”
“诸侯国内部,将远离国都的土地,划分成一个个小格子,当时称之为采邑。”
“按照血缘亲疏远近,将宗亲委派到这些采邑去任职。”
“这就是二次封建。”
朱元璋插话道:“礼记有云: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马钰也没有再置气,颔首道:“是的,这就是西周的管理制度。”
“围绕血统建立的一整套的管理制度。”
朱标恍然大悟,道:“原来二次封建是这个意思,那后来呢?”
马钰说道:“列国内部建立的采邑,最初是属于国家的,列国国君可以随时更换管理人员。”
“原来的管理者死亡,采邑也会被收回,国君重新派人管理。”
“可是人都是有私心的,一个宗亲在采邑任职几十年,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他还会愿意将采邑让出去吗?”
“慢慢的,采邑就变成了世袭,成为了真正的国中之国。”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脸色有一瞬间的不自然,不过迅即又掩去。
就连马皇后都没有察觉到。
马钰就更没有看到了,他继续说道:
“之前我们说过,夏商西周时期地广人稀,列国并不是直接接壤的。”
“大家相互之间,隔着广阔的荒野地带。”
“这些荒野都是无主之地,列国可以通过垦荒来扩张领土。”
“诸侯国二次封建的时候,往往会把国都放在国家最富庶的地方,把采邑放在国境边上。”
“在前期,坐拥最富庶地区的列国公室,实力远比采邑要强大的多。”
“可采邑周边到处都是荒地,他们可以通过垦荒变强。”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开垦,采邑控制的土地就越来越多,实力渐渐地就超过了列国公室。”
“东周时期周王室虚弱,列国日渐强盛,于是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事实上在列国内部,也普遍出现了这种情况。”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