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卫实力
正如我们在前面说到的,最容易满足的需求是人们最最本源的需求,诸如吃饭、穿衣、治病等等。在伊拉克经历了漫长的制裁岁月后,民众对于高品质的生活完全没有奢求,老百姓们只需要吃饱就好了,基本需求易被满足,没有炒作的想象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会说我要喝可口可乐而不是非常可乐呢?所以,只有在选择性消费发生时才能出现的套利空间在伊拉克的这种情况下是完全不存在的,国际油耗子们在石油价格与易与买足的廉价食品价格挂钩后,完全找不到套利的增值点,丧失了金融套利炒作的想象空间。当食品和药品这些最基本的需求满足之后,在联合国石油限额的限制之下,做为伊拉克来讲也不会再多生产石油,这样,“石油换食品”计划就完全破坏了美国把伊拉克主权资源变为自己绝对资源的控制力,且压低油价难以炒作。
2、惩罚挑衅
伊拉克与联合国之间的这种不通过货币交易,“石油换食品”直接易货的贸易形式,把WTI和布伦特原油计价体制边缘化了;不仅如此在欧元实行之初,萨达姆就倡导用欧元进行石油出口计价结算,把美元彻底架空了,这无疑是一种致命挑衅,美英岂能容忍。老萨忘了英国是不用欧元的。石油既然可以换食品和药品,就可以换衣服、换汽车、换钢铁……换任何伊拉克需要的其他东西。这在本质上其实是多元化地颠覆了美英主导的石油的支付计价体系,使石油变成了等同于货币的一般等价物。这样的模式一旦成熟之后固定下来,将会出现新的国际商品计价和结算方式,挑战了WTI和布伦特原油计价体制。石油可以按照食品药品计价了,原有WTI和布伦特计价体系功能何在?石油交易可以应用欧元或食品结算了,如此发展美元的地位何在?美元建立在战争鲜血之上的国际地位岌岌可危受到挑战。这对美英来说是最最致命的,也是美英最最害怕的,同样是美英最最不能接受的。
做油的人往往有这样的经验,不怕油多、不怕价高,当海上漂着的四船油都在自己手里的时候,一切都不成问题,哪怕四船油的成本价格差出几倍都不是问题。只要这些油都是我的,我就可以用我的垄断货权通过价格调和使价钱在总体上对我有利,实现所谓的价格调和套利。这时候最怕的就是出现第五船不属于自己的油。一旦第五船油出现,垄断局面被打破,价格调和的价值就不复存在了,只要对方以对其有利的低价格出手,我的四船油立马儿被买家杀价,甚至赔得全军覆没,没有市场商量的余地。
“石油换食品”计划对英美来说在石油贸易的领域起到了“第五船油”的作用。它彻底搅乱了美英主导的计价结算交易体系,使石油定价的前四个支撑轰然倒塌,美国通过长期奋斗所积攒的价格主导实力不复存在。
在此情境之下,美国终于不再坐视萨达姆偷偷运油交易积攒“私房钱”添置武器,开始正面反击。美国先把脏水泼给联合国,称联合国的“石油换食品”计划是腐败计划,联合国官员在此计划实施过程中受到伊拉克方面的贿赂收买,在对于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调查中为伊拉克做伪证,称其并不拥有该武器。接着,美国再次利用勾结恐怖主义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直接对伊拉克开战。法德俄等欧洲国家由于在“石油换食品”计划中占到了大便宜,分配到大量廉价的石油配额,不支持美国正面攻打伊拉克。英国由于布伦特计价根本利益驱使与美国联盟加入到了战争当中。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节 武力打出实力(3)
通过伊拉克战争,美国不仅成功将油价再次推上高峰,更重要的是,美国成功地终结了联合国的“石油换食品”计划,击沉了市场上捣乱的“第五船油”,把其对美元的威胁扼杀在了摇篮中。此外,美国彻底脱离了联合国的对世界重大问题的决策体制,绕开联合国,单独进行了一次整合非主权资源的尝试性战争。此战联合国同意与否与之无关,美国反正要打就反正打。
就连现年82岁,曾在1987年至2006年任美联储主席长达18年之久的艾伦·格林斯潘老爷爷都在2007年9月17日出版的回忆录《动荡时代:新世界中的冒险》中,直言不讳地宣称“发动伊拉克战争主要是为了石油。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政府)在政治上又不便承认”。
对于美英政府一直坚称的他们“发动战争的原因与石油无关”、“发动战争是为了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结束萨达姆政权对恐怖主义的支持”的宣示,看了顽童和格林斯潘老爷爷的解释,你一定知道美英政府为什么“不便承认了”吧?
还不明白?
好听顽童说:因为格老爷爷不便向顽童一样直言美英最想要消灭产生“石油换食品”计划的一切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联合国,作为石油换食品的充分条件,美英只是可以不放在眼里,很难消灭。可是联合国可以再在伊拉克整出来个“西瓜换石油”的计划来。于是消灭伊拉克这个“石油换食品”的必要条件。世界石油交易回到WTI和BRENT计价体系。于是就保留了金融石油套利的赌规和赌场。石油价格才好从2007至2008乘坐翻滚过山车刚刚好遨游了一圈。(图9…9艾伦·格林斯潘)
花开两头,各表一朵。这油价受“石油换食品”计划影响持续走低的时候,英美石油大公司就没有得到好处吗?得了大好处!
在此期间欧美大型石油公司利用油价比水还低的时机纷纷进行了目的在于整合资源的大规模的产业重组。石油的“老七姐妹”中埃克森兼并美孚,改称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整合了阿莫科(AMECO)、阿科(ARCO)、嘉实多;雪佛龙则先后兼并了七姐妹中的海湾石油公司(1984年)和德士古石油公司(1999年) 。这一系列的重组为消灭“石油换食品”计划之后,石油贸易回到欧美主导体系中做了极为完美的铺垫和机构准备,虽然强调了反垄断,但是通过各大公司不同分工和其各自强有力的竞争力保证了“垄”而不“断”的国际综合竞争实力。
另外还有一个人也反对“石油换食品”,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拉登。
其实,早在2001年的9·11事件之前,拉登就已经多次计划并实施了针对美国的恐怖行动。
2000年10月12日,在也门亚丁港制造了美国“科尔”号军舰袭击爆炸案,造成17名水手死亡、众多人员受伤;
1998年8月,策划内罗毕和达累斯萨拉姆美国大使馆爆炸案,致使257人死,5000余人受伤;
1995年11月,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美军军营爆炸案中炸死5名美国人。
拉登之所以痛恨美国,是因为他认为“石油换食品”计划是由美国首次攻打伊拉克驻军沙特使然,结果大幅降低石油价格,伤害拉登祖国利益。这给拉登的祖国——石油输出大国——沙特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做为一个原教旨主义###狂人,拉登不能容忍美国的所作所为。
第三节 武力打出实力(4)
在小布什上台之后,美国政府更加加强了对于伊拉克主权资源的控制,其攻打伊拉克的又一个原因便是通过战争达到捂盘效应,一方面可以推高油价,另一方面则可以大量消耗沙特的主权石油资源,变相的整合了沙特的资源。可以说在这一轮博弈中,美国无疑是胜利的一方。
战争客观上拉动了消费最终成为金融海啸的震源之一
美国军队现代化改革立足于社会化服务。 就是取消原有的保安,运输,炊事,司务,被服等所有后勤兵种,使之全部由公司承担进行社会化服务。一个美元的战争消费带动了数个美元或十几美元的社会服务消费。原有的正规军复员后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