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患者可不管你这些,他们就认能治好病的医生。
这时候患者家长已经对着方言说起了病情:
“家孩子在七八天前他用手挖鼻孔,导致鼻孔出血,当时我们在家里给他把血止住了,但是没想到后面孩子就在第2天开始抽搐,我们带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破伤风,当时打了破伤风抗毒血清,第三天又做了一次腰眼普鲁卡因以强迪松的封闭,后面依旧还是没治好,这几天在医院里喝中药,效果不明显。”
“每天都会不定时出现抽搐,发作时嘴巴里面和嘴唇变成青紫色,呼吸困难,像这会儿没有发作的时候,神志还是清醒的,但就是有些反应迟钝,并且整张脸发紧,嘴巴张不开,脖子梆硬,还有他自从那次流鼻血后就开始出现口臭,大便也是好几天才排得出一次。”
方言点点头:
“嗯,好!我先检查一下。”
方言来到患儿身边,捏住他的寸关尺,发现脉形弦劲欠和,并且手掌上指纹出现紫暗。
舌苔因为嘴巴打不开,所以看不到。
方言也不好直接环他下巴,只好从其他地方推导。
这也倒是符合儿科被称之为哑科的典型案例。
方言为了让周围人看懂他的分析,于是拿出纸笔开始写了起来。
其他老头子见到他在开始写医案,于是一个个都来到他身后。
就连身边跟着的年轻人也不例外,纷纷凑了过来。
只见方言的字和大部分中医那种潦草的字迹不一样,像是故意秀书法似的,写的相当好,并且速度也不慢。
只见他写到:
患儿当前症状:
不定时抽搐,发作时口唇青紫、呼吸困难。
间歇期神志清醒但反应迟钝。
面部紧绷、牙关紧闭、颈项强直。
口臭、便秘数日一行。
脉象:弦劲欠和。
指纹:紫暗。
舌象:因牙关紧闭无法观察。
分析:
患儿挖鼻孔导致出血,可能损伤鼻黏膜,但后续发展为抽搐,提示外邪入侵或内生风动。
抽搐在中医多与“肝风内动”相关,可能因热极生风、阴虚风动或血虚生风。此处患儿有便秘、口臭,提示内热壅盛。
弦脉主肝病、痛证、痰饮;劲脉提示邪实。
小儿指纹紫暗多属血瘀或热毒内蕴。
口臭、便秘是阳明腑实证的典型表现,提示胃肠积热,腑气不通。
颈项强直、牙关紧闭则类似“痉证”,《金匮要略》提到“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多因热盛伤津或风痰阻络。
辨证此为:肝风内动,阳明腑实,兼瘀热互结。
中医病名:痉证(热盛动风证)
根据儿科治疗意见:清热熄风,通腑泻热,佐以活血化瘀,后期需滋阴柔肝,调和气血。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