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 第7部分(第5页)

第7部分(第5页)

≠除 1933 年外,未编入这一部门;为了在表的下半部计算比值,根据各

部门的净产值,按比例在它们中间分配。

资料来源:德怀特?H.珀金斯:《中国 20 世纪经济的增长与结构变化》,

见珀金

斯编:《历史剖析中的中国现代经济》,第 117 页,表 1。

因此,1912—1949 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也来自传统部门产量的增

长,而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农业生产增长慢,但由于气候和政治军事情况,

在 20 世纪的头几十年中各年各地各不相同。最大的增长出现在新开发的地

区,如满洲和西南的一些地方。在别的地方,农产品的价值由于经济作物的

增加而增大。由于下面提到的原因,手工业的总产量极不可能——与它的相

应份额相反——在 1912—1949 年间下降。反过来似乎更有道理。

如果我们拿人口估计数——1912 年 4.3 亿,1933 年 5 亿,1952 年 5.72

亿——与表 3 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比较,我们发现在这几年中,每一年的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按 1957 年物价)分别为 113、123 和 115 元。考虑到整个数

据的潜在错误的可能性,在本章涉及的几十年中,如果我们略去从 1937 年开

始的 12 年战争和内战,现在能得到的最好的估计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没有

显出任何明显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在战争时期,中国某些部分的人均产量

和收入可能急剧下降。一些文化人受到不利的影响。特别是薪金固定的教师

和政府职员,他们的薪金跟不上通货膨胀;但在战后和 1948—1949 年最后崩

溃之前这段时期,城市工人相对来说生活得好一些。

日本入侵后,华北的农业生产受到打击,城乡间的商业联系被破坏。1946

—1949 年的内战期间,这个地区的农业和商业状况很可能比别的地方更坏,

因为这里是战斗中心。1940 年后,中国未被占领地区的作物生产开始下降,

在剩下的战争时期比 1939 年平均低约 9%。1942 年实行田赋改征实物和粮食

征购,加上引起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征兵的加速,看来减少了农民的实际收入。

但在国民党控制的内地,工业生产从一个低的起点开始增长,直到 1942 或

1943 年。战后时期,1946 年通货膨胀重新开始,并在 1948—1949 年失去控

制,这对沿海、城市部分比对华南和华西内地农村的影响更严重,后者的总

产量或许很少变化,虽然流入城市的食物和农业原料由于货币的急剧贬值而

减少。①

人口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部分的收入在下降,而人均国内总产值保持不变

或略有上升,这是可能的。但在农村地区和在大多数农业人口中间,“没有

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在 20 世纪前半期,地主正在积累生产的增长份额。事实

上,有限的可用资料表明,租佃率甚至略有下降,在政治混乱时期,地主收

租常常有困难”。②

1937—1949 年间,民心确实变了,但甚至在那时主要也不是因为在没有

严重的天灾人祸的情况下,经济不能支持中国人口维持一般的(和低的)生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