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乐文小说网>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 第75部分(第5页)

第75部分(第5页)

杜威的论述是很客气的,他 11 月份的文章不仅批评杜威的民主观念“还有点不彻底”,而且明明白白地将

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置于其经济基础之上。参见《文存》:1,第 375 页。关于李大钊的观点,见《晨报》,

1919 年 2 月 7 — 8 日。

②《文存》,3(1919 年 1 月 19 日),第 589—591 页以及 4(1919 年 3 月 26 日),第 646 页。

国士大夫阶级的罪恶》的社论,号召一场推翻士大夫统治的工农社会革命。

这篇社论很可能是由陈和李执笔的(原文署名“一湖”——译者),他们的

民主观念确实在变化,但相继演进的过程是从人民民主经人民革命到人民专

政。到那年年底,陈针对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那种制度的道德败坏,发动

了猛烈的攻击——“西洋的男子游惰好利,女人奢侈卖淫,战争罢工种种悲

惨不安的事,哪一样不是私有制度之下的旧道德造成的?”6 个月以后,陈

以一种肯定的口气写道,西方人所追求的利润是由工人创造但被资本家从他

们那里盗走的剩余价值。①

从受压迫的青年和受压迫的妇女——激进分子们在他们的刊物上予以全

面详尽论述的话题——到受压迫的劳工大众,激进分子们注意焦点的这一转

变结果形成了他们与劳工大众的一种新的认同。他们的视野更为宽广,他们

的同情现在推及所有的穷苦人。对外,他们不再是沙文主义的,他们跟随《每

周评论》的榜样,《每周评论》在五四运动之前两个月,刊载了一系列关于

爱尔兰、菲律宾和朝鲜争取独立斗争的文章;对内,以社会调查为基础,涉

及上海、汉口和唐山工人的工作与生活状况和山东、江苏和福建农民悲惨境

遇的一系列论题的文章,在《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晨报》上大量涌

现。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以前,就已经有为了劳动者或者关于劳动者的专门杂

志,它们提供关于工人和农民的信息,扶植对劳动的新态度,并且引起人们

对于一些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的注意。不久,年轻的激进分子们就被劝告要

到劳动人民当中去工作,而且他们之中有些人这样做了——彭湃在海丰的农

民中间,张国焘和邓中夏在北方的铁路工人中间,毛泽东在长沙的工人中间,

还有恽代英在武汉的工人中间。

人们一定要问:不依靠一场暴力革命,中国的民族愿望能否得以满足,

社会公平能否得以实现呢?当权人物会让这些目标通过和平的转变过程而得

以完成吗?到了五四运动时,那些被觉察了的国家的敌人——帝国主义者、

军阀和腐败的官僚,已经?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